小康社会
 更新时间:2024-03-29

基本解释

   基本概念

  小康社会的历史由来: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详细解释



   基本概念

  小康社会的历史由来: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历史渊源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曾经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什么是小康社会?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不仅要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还应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是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邓小平同志不仅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而且构想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即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奋斗目标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深刻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康水平的特点,阐述了巩固和提高小康水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而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进入小康社会是一个分领域、分地区、有先有后的发展过程。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社会历史阶段的大门,处于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这时候我们所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在小康社会问题上有两种应该注意的倾向:看不到我国就要进入小康社会,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有可能又有必要集中力量办一些有力推进现代化的大事,是不对的;忘掉我们的基本国情,以为不应实行或者可以很快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策,更是不对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世纪必须继续为完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历史任务而奋斗。

  发展历史

  如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经过了多年的探索。早在1989年6月,邓小平同志就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到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

  1997年,十五大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发展目标。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六大报告还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奋斗目标。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总产值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在这之后,他又多次提出了这一构想。党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在"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丰富内涵

  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会显著增强的社会发展阶段。邓小平说,如果进入小康社会时,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而人口已有12亿到12亿5000万,那么就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万到1万2000亿美元了。也就是说,在小康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00到1000美元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将一步一步地走在世界的前列。

  小康社会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邓小平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这就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原因何在?他说:"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他的意思是说,在小康社会,从人均国民收入来讲生活并不富裕,但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是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

  小康社会是一个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国家宏观调控也不断完善的过程。邓小平说:"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

  小康社会在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上将不断完善、定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了我国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走向小康社会。它们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要完善,该修补的要修补,但总的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邓小平设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这里说的"再有三十年的时间",就是到2020年左右。那时,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20年了,换句话说,小康社会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种制度逐步完善和定型的过程。

  小康社会还是一个科学和教育投入有较多增加,精神文明建设有大变化的发展阶段,还是一个在继续发展沿海地区的同时,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好内地的发展问题的阶段。

  按《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指标测算,到1999年我国总体已走完温饱阶段94.6%的路程,200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0美元,预计到今年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亿人民币大关,我国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出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小康标准。此后,这些标准成为衡量全国人民跨入小康的基本条件。从标准规定的五个方面看,我国当前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94.6%、88.4%和91.5%。具体体现为:城乡居民的收入日益提高。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近7000元,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已经接近2500元。今年上半年农民从非农产业中得到的现金收入平稳增长,人均56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十几年前,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并不罕见,如今,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过1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

  从1998年开始,我国个人购车已占销售量的50%以上。城市居民中,每万人拥有轿车达100多辆;假日旅游也正成为中国人新的消费热点。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7.8亿人次。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1年,已经达到1213万人次。

  通信业发展异常迅猛。截至2009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3.6544亿户,手机的用户数也超过6.8亿户,均居世界首位。我国网民人数超过3亿户,名列世界第一。

  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到1999年底,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分别为94.4%和50%。1999年底成人识字率达87.6%,超过85%的小康标准值。到2000年底,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重为4.7%。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1999年我国文化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文化馆达2899个,公共图书馆为2769个,博物馆为1371个。1999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0.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1.6%。

  卫生保健条件逐步改善。1999年全国每万人拥有病床数25.49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2.55个。国民平均寿命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至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十年提高2.85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

  环境生态保护有所改善。1999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由1995年的793个扩大到1146个;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也由1995年的7172万公顷发展到8815.2万公顷;全国生态示范区数达151个,全国生态示范区面积达3330.9万公顷。可喜的是,199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首次超过15%的小康标准。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提高。

  2000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0408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37万人;有10367万职工和3173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4332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381.8万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00万村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7.3亿元。

  学术观点

  有学者认为,虽然中国改革中的收入有不平等、地区差异大,但总的来说,中国改革的受益者比俄罗斯多。对中国很难下一个完整的判断,很多人从不同角度的观察都有一定道理。黑格尔说真理是全体,而我们的观察往往是局部的。如何在各种片面、但又不无道理的观察中理出头绪?这就需要一个统筹全局的新概念框架,对具体的局部观察进行重新整理。“小康社会”的提出,就是对这一新概念框架的探索和追求。“小康”或“共同富裕”的一种解读可以是“小资产阶级普遍化”。(崔之元:如何认识今日中国:“小康社会”解读)

  小康社会两个标准

  总体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000年底,我国人均 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 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

  全面小康

  一是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的目标,1)强调了国家经济总量的提高,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2)强调了完成工业化的任务,提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3)强调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提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4)强调与人民生活质量有关的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二是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三是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教文化发展方面的目标,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目标,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个基本标准

  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从十个方面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过去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倍。预计今后20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保持过去20年的增长势头,到2020年达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过小康指标。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过去2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3.5倍,其中近10年增长1.6倍,到2000年为2253元。可以预计,今后20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有可能增长3.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210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近1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正处于新的升级过程中。200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近10年每人年均增加0.5平方米,2000年达到19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以超过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我国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为36.2%。今后20年,我国将坚持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56%。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到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约为4.2%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9.7%。这几年,计算机普及率呈现加快提高的趋势,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计算机普及率20%的目标。

  八是大学入学率20%。目前,我国大学入学率为11%。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力度的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我国大学入学率到2005年可以达到15%,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20%,达到25%。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到2000年,我国达到每千人为2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预计每千人超过3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2001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预计到2010年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的95%。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意义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在新的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这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时间内涵

  从时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进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起点;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空间内涵

  从空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分作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层次。在空间结构上,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空间布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过程。

  质量内涵

  从质量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进的过程。就是用大约20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进入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它们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标志性要求,明确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 的要求。作为社会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中国的全面小康

  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证。我们使用含有外生技术并包含人力资本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分别对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等变量进行分析测算,最后将数据代入到模型之中,得到中国未来18年的经济增长率,说明从人均GDP数量方面看,中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没有问题。

  调控居民收入差距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是惠及最大多数人的小康。调控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控,主要措施有两个:(1)分配起点的调控。包括大力加强教育;逐步打破垄断,尽可能让各行业公平竞争,并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监督;(2)分配结果的调控: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建立税收综合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城镇和农村贫困人群的大面积产生;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资金来源,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保障;加大税式支出力度,扶持和鼓励再就业,从而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包括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积极的税收扶持,税收扶持还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增强税收的再分配调节功效,促进地区平等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中国的全面小康

  与工业相比较,我国的服务业在数额和比重两个方面,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从我国国情出发,服务业发展应该得到特别重视,这是因为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行业。对就业的贡献突出。按照增长能力、吸纳就业的能力、产业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衡量和测度了服务业的一些主要部门,研究表明,服务业中的一些行业如房地产业、物流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都是吸纳就业比重较高的行业,也是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产业,这些产业较快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服务业的发展和水平提升,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即使我国的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如果在流通领域中缺乏效率,其竞争力就要大打折扣。制造业要继续提升竞争力,就需要有达到国际水平的各种服务业的高效服务,包括高效的物流系统、良好的金融服务、国际标准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等。

  实现全面小康的财政支持体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改革主要表现在中央地方间收入划分和税制改革方面,政府支出改革相对滞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投入难点在于农村。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仅关系到总体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

  R&D投入是国际通行的用于反映一国科技投入的指标。中国9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对R&D投入比例逐年递减。在中国现在所处的阶段,过多地依赖企业的R&D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R&D投入,才能有助于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的健康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城乡之间;同时具有地域性,富裕省份的平均健康结果较好。公共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在5%-7%,中国只有2%。如同政府教育投入一样,中国要通过管理级次的提高,来实现全国医疗卫生的起码的公平性。

  实现全面小康的金融支持体系

  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仅仅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稍偏上水平。但在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结构、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机制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着金融监管效率趋于弱化、调控手段仍显落后等挑战。

  发挥金融对工业化的支持作用,不应该着眼于金融总量的供给和扩张,而应该考虑从金融结构的调整方面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结构性的金融工具和服务,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运作的金融市场等。

  金融在农村经济和城镇化的支持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1)乡镇企业长期得不到现有金融体系的足够信贷支持。(2)现有金融组织体系长期以来以大中城市为主,忽视农村地区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偏少。(3)政府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提供的政策扶植力度不够。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中西部经济的腾飞,直接关系着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第一,无论政府主导的金融支持体系,还是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中西部经济发展中都不可能单方面地的发挥作用,而只能是相互补充、拾遗补阙的关系。第二,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不同时期,金融支持体系的作用范围是不同的。在短期内应该以政府主导的金融支持体系发挥较大作用,从长期看,应该由市场金融支持体系发挥更大作用,市场化的金融改革应该是西部金融发展的趋势。

  在发达国家和大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就业和国民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相比之下,我国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长期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要贷款对象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为主导的金融组织体系仍没有根本的改变。另外,国内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仍有一些制度上的障碍。

  构建全面小康社会金融支持体系,关键在于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一是加快银行体制改革,完善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二是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促进直接融资的资本形成质量的提高;三是加快发展风险基金、创业基金,为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高效的融资支持体系。四是加快养老金、保险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构建社会稳定发展的支持体系。五是建立适应全面小康社会需要的金融调控体系,包括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银行业监管,保障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的支付结算体系等。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